新闻中心

秉持“严谨专业、勤勉尽责、诚信尚法”服务宗旨

声驰刑事业务部聚焦刑诉法修改“第三编 审判”研讨会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5-05-21

       5月14日下午,声驰刑事业务部聚焦刑诉法修改“第三编 审判”研讨会在北京声驰律师事务所27层多功能厅圆满举办。活动特邀北京市高朋律师事务所刑委会主任、刑法学博士董晓华,北京尚权律师事务所副主任、合伙人兼西南政法大学刑事辩护高等研究院副院长张旭华,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周海洋,北京市东卫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培训部主任、刑委会副主任、原检察官贾朝阳,北京瀛和律师事务所刑事业务中心副主任、数字瀛和(全国)刑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安志军,北京东卫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北京市律协刑法专业委员会委员、原检察官黄山,北京周泰律师事务所权益合伙人、业务管理中心副主任、原检察官侯爱文等出席活动,与声驰律师事务所管理委员会主任章敏、刑事业务部主任潘熠、刑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张璐、刑事业务部副主任张帅及执行主任陆海秀等律师,围绕刑诉法审判程序修改的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为司法实践与制度完善建言献策。

       会议伊始,声驰管理委员会主任章敏首先对各位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声驰所刑事业务部将刑事诉讼法修改作为专项课题研究的背景和初步成果。章敏表示,期望通过此次研讨加强行业间交流,凝聚行业智慧,共同推动审判程序的科学化、规范化发展,为立法完善提供实务视角的参考。

        研讨会上,与会律师紧扣审判程序改革实践的痛点,提出多项建设性意见。针对分案审理与二审开庭范围问题,董晓华律师结合典型案例指出,人为分案处理损害被告人对质权,建议通过立法严格限制分案情形,并明确二审开庭范围以强化庭审实质化。周海洋律师则聚焦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呼吁明确其作为案件事实证据的法律地位,保障律师全面查阅权。

       张旭华律师结合自己的实践办案,系统梳理审判环节九大改革方向,包括扩大证人出庭范围、限制审判阶段补充侦查、规范量刑建议采纳标准等,引发与会者共鸣。贾朝阳律师结合非法集资案件实务,提出法院提级管辖拆分案件应赋予当事人异议权,并建议将分案审理规则纳入刑诉法正文。

       张璐律师针对上述嘉宾的发言提出自己的感想,提到应当对一二审衔接的时限进行再进一步明确,现行“三日移送”的规定在实践中形同虚设,不如规定七日移送而且不得以任何理由予以拖延的见解。

       针对审辩冲突与回避制度,安志军律师从现行刑诉法回避制度的角度谈到时下“审辩冲突”这个较为热点的话题,建议细化刑诉法回避情形,增强规则可操作性;黄山律师则提出需明确庭前会议共识标准、量刑建议判断规则及判例适用准则,以统一司法裁量尺度。侯爱文律师认为此次刑诉法修改是一个契机,从认罪认罚制度七年实践出发,强调应平衡效率与公正,激活审判程序对无罪、罪轻辩护的实质审查功能等。

       声驰所刑事业务部主任潘熠律师在每位嘉宾发言后都进行了总结,并结合办案实践提出自己的感想,认为无论是限制分案处理还是扩大二审开庭范围、放宽证人出庭的条件,甚至包括对同步录音录像的固定、查阅和认定,均是为了强化法官对一个案件的亲历性认识,落实庭审实质化,这种亲历性认识是卷宗以外的对案件的最终走向均具有重大意义的事实。

       此次研讨会历时四小时,声驰刑事业务部其他委员也参与了讨论。与会律师从程序正义、证据规则、权利保障等多维度展开激烈讨论,形成多项具体修法建议。后续声驰刑事业务部将系统梳理研讨成果,形成专业提案提交全国律协及立法机关,持续为刑诉法修改贡献实务智慧。

       声驰始终秉持“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使命,以推动法治进步为己任,在各领域不断深耕细作。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不仅彰显了声驰刑辩团队的专业深度与行业影响力,更体现了律所搭建平台、凝聚共识的社会责任担当。未来,声驰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为司法改革的纵深推进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