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支付安全”热点解读到“网络安全”校园普法——我所李真律师以专业实践诠释法治担当
发布时间:2025-04-25
近年来,互联网与数字经济蓬勃发展,新兴技术为生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近期,我所合伙人李真律师聚焦“支付安全”和“网络安全”,通过媒体采访与校园普法讲座,以专业赋能法治宣传,用行动践行社会责任,多举措推动普法工作展开,助力法治社会建设。
01 聚焦支付安全热点,专业解读风险防范
近年,从游戏充值到虚拟商品购买,因“免密支付”导致的盗刷事件频频登上热搜,单笔盗刷金额从几千到数万元不等,消费者往往因疏于防范而蒙受损失。4月25日,我所合伙人李真律师应《生命时报》邀请,解读该热点现象相关法律问题,并提出实务建议,撰写“免密支付有盗刷风险”专业文章在《生命时报》予以发布。
李真律师表示,避免免密支付的盗刷风险需要在源头把关,开通服务时务必逐条阅读条款,警惕默认勾选;其次强化账户安全,启用双重认证、设置复杂密码;日常使用中,要定期清理支付授权,关闭长期不用的免密服务;最后养成对账习惯,留意银行通知短信中的异常交易。李真律师提醒广大消费者,一旦发现资金异常,时间就是金钱。应立即冻结关联账户,同时要保存交易截图、流水凭证等证据链。报警时需详细说明盗刷经过,公安机关的快速介入能大幅提升追回概率。此外,还应及时向支付平台投诉不仅能争取赔付,更能推动平台完善风控机制。
02 校园普法讲座,筑牢青少年网络安全防线
除通过媒体传播法治声音外,李真律师还积极投身校园普法教育。4月18日下午,为增强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营造健康成长的校园环境,积极响应鹤壁市教育体育局和司法局的号召,李真受邀赴鹤壁市淇滨小学进行普法宣传,为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精彩的网络安全普法专题讲座。
讲座中,李真律师结合三个典型案例,从法律的角度去分析网络安全风险隐患,引导同学们正确使用网络,教育提醒同学们要增强网络安全意识,注意保护个人隐私,小心网络诈骗,规范自己的网络言行,绿色文明上网,远离网络犯罪行为,知法、懂法、守法,争做一名网络安全小卫士。现场互动热烈,师生反响积极,为构建平安校园注入法治动能。
李真律师系列普法行动,彰显了律师在新型网络法治建设中的专业价值,深入践行了声驰律师“成为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和贡献者”使命。未来,我所也将继续积极引导律师发挥专业优势,拓展普法形式,为提升全民法治意识,推动法治建设贡献更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