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秉持“严谨专业、勤勉尽责、诚信尚法”服务宗旨

声驰2024-2025年度十大经典案例评选活动圆满收官

发布时间:2025-08-21

      7月30日下午,声驰律师事务所多功能厅掌声频传,“争鸣共赏 博采众长”声驰2024-2025年度十大经典案例终审评选隆重举办。历时月余的系列评选活动圆满收官,声驰携手多家知名高校,共同发掘、审视了一批具有代表性、前瞻性与影响力的实践佳作。

       全国律协公司律师专委会主任胡振杰,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杜江波,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所所长、教授成协中,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吴镝飞、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尚妍、声驰律师事务所主任金颖等高校学者、行业专家组成强大终审阵容,与大家齐聚一堂,深入剖析案例精髓,探讨其背后的法律价值、创新意义与行业启示。党总支书记马永光、管理委员会主任章敏、党总支副书记风控委员会主任倪乐以及管委会委员马剑峰、何淑光等出席活动。

       活动伊始,声驰管理委员会主任章敏律师首先致辞,向莅临本次活动的嘉宾、同仁表示热烈欢迎。章敏强调,专业精进与人文温度是律所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声驰律师致力于在复杂个案中探寻法理真谛,推动法治进步,无论是厘清契约边界、守护行政法治,还是破解刑事迷局,都体现了律师们对法律如何精准回应时代命题的深刻思考与专业实践。声驰始终秉持“做一家有温度的律师事务所”愿景,参评律师在代理案件中,切实关注劳动者权益保障,为委托人构筑坚实法律屏障,在文书中注入共情力量,这些都生动诠释了声驰所倡导的“专业温度”理念,彰显法律的人文关怀。此次评选汇聚多位高校学者、行业专家不仅是对入选的案例的权威检验,更是声驰人的学思盛宴。期待声驰律师以对案件的极致雕琢和专业知识的体系化积累,夯实品牌根基,在新的征程中续写更为磅礴的法治篇章。

       随后,主持人向大家介绍了本次终审的评选规则,并现场播放20个晋级案例初审讲解视频,对案例情况进行了回顾。评委分别围绕案例的规范性、专业性、典型性、创新性、疑难性、指导性、现场表现力;优秀法律文书的内容、格式与结构、语言表达、说理分析、适用法律、法律服务效果、文书展示等维度展开评议。

       评选环节,各评委从不同视角出发对评选活动和参评案例进行了点评。评委全国律协公司律师专委会主任胡振杰聚焦行业变迁、企业需求与审判视角,强调了律师专业化与职业素养提升的紧迫性。胡振杰表示,如今法官专业化程度显著提升,律师必须依靠扎实的研究能力、精准的法律意见和文书方能胜诉,声驰举办案例评选活动正是通过锤炼律师的研究深度、语言表达及文书撰写能力适应“专业对话取代关系勾兑”的时代趋势,呼吁律师以减轻裁判者负担为准则,精准梳理事实、深入法律研究、提交逻辑清晰的文书,避免司法冗余,以专业、精细、专注赢得客户与裁判者尊重。

       评委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原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杜江波以企业用户视角高度评价了入围案例的前沿价值与实践意义,尤其肯定对赌条款定性、能源法转型合规、商标维权等议题的探索深度。同时,他指出当前律师执业需警惕“策略冗余”陷阱,强调律师应转向精准化服,摒弃全面铺陈的战术堆砌,立足案件本质选择最优路径,以终为始设计解决方案,将专业能力转化为实质效益,而非简单的程序性胜利。

       评委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行政法所所长成协中高度肯定案例评选对律所发展、律师专业认可及法律实施的推动价值,特别聚焦行政法领域提出专业洞见。他通过对参评案例的点评阐明法律实践的精要,强调律师需在专业辩护中注入人文温度,并援引权威判例统一法律适用。呼吁大家通过对疑难案件的深度剖析,形成行业智识沉淀,弥补当前指导性案例的不足,共同推动法律实施向更精细化、体系化发展。

       评委中国政法大学刑事司法学院刑法学研究所研究生导师吴镝飞从刑法的基本属性、刑法的基本价值、刑法适用方法论三个维度,对刑事司法实践中的核心问题展开了深刻剖析。他首先强调,刑法的谦抑性是刑法的基本属性,刑事司法实践应当关注合理限缩犯罪成立范围、实现“微罪不举”,彰显刑法的谦抑精神、宽宥精神和人权保障的价值坚守。罪刑法定和法益保护都是刑法的基本原则,不同的价值侧重可能导致司法实践不同的结论导向。吴老师认为,罪刑法定原则的价值旨趣只包含人权保障单一价值诉求,罪刑法定原则要求“入罪须法定”,而“出罪无须法定” 。结合我国刑事司法实践“入罪容易出罪难”的司法现状,吴老师呼吁司法实践应当秉持“入罪判断坚持合法性、出罪判断坚持合理性”。关于刑法适用的基本方法论,吴老师阐释了刑法解释的基本方法,如何在坚守罪刑法定的前提下实现罪刑均衡;如何在贯彻法秩序统一原理的前提下展开刑事违法性的判断;刑事司法实践应当坚守客观主义立场,先客观分析、后主观分析,坚守“无行为则无犯罪”这一刑法铁律。对本次参评的刑事案件,他从专业角度进行了评述并予以高度评价。吴老师鼓励律师同仁关注刑法适用的基本方法论,关注出罪事由与出罪体系,关注多元化出罪路径,在司法实践中实现“出罪以理”。

       评委中国人民公安大学法学院副教授尚妍以法学教育者与实务观察者双重视角,强调律师的独特价值在于律师视角的主动性与多元性,并结合教学实践提出关键洞见。她指出,当前法学教育需突破"知识点中心"模式,通过深度研读判决弥补实践理性缺失。分享了涉外法律服务的核心痛点,律师若忽视细节将导致战略失误,呼吁法律人培养立体化思维,在争议解决条款设计阶段即预判判决承认与执行可能,将国内法与国际法、实体法与程序法融通运用,真正护航企业全球化布局。

       评委声驰律师事务所主任金颖聚焦律师文书的核心价值与实操规范,以代理词与律师函为范本提出实务见解。金颖指出,代理词的本质是“对庭审查明事实的法律评价”,而非事实复述,法官期待律师通过法条运用对法律事实进行专业论证,从而减轻裁判负担。强调文书格式严谨性、内容结构化和法官协同思维。针对律师函,他提出“单方法律判决书”标准,须包含“经调查发现的事实、法律评价、权利主张”三段式框架,避免权利主张缺乏事实与法理支撑。最后呼吁律师夯实程序法根基,通过书证提出命令等规则激活程序权利,将民诉法、证据规则的理论深度转化为制胜策略。

       在评委点评的同时,记分员同步进行评分统计。经过激烈角逐和多轮合分筛查,伴随热烈的掌声,声驰2024-2025年度十大经典案例正式揭晓。评委专家们现场为获得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奖、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入围奖的参评律师颁发了获奖证书。

2024-2025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奖

2024-2025年度十大经典案例入围奖

       最后,声驰党总支副书记倪乐律师进行了总结致辞。倪乐指出,经过历时一月的初审严苛检验,案例承载着律师对于“专业”二字的极致追求。我们看到律师们在合同条款中寻找公平,在劳动争议的细节中守护弱势,这是法律民生温度的底线;从对赌协议的风险拆解一直到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律师们用专业为市场秩序和权力运行设立合理设限,这是法律在社会治理中的价值体现;每一次辩护、质证也都在守护程序正义的根基,这是法律人权保障的使命,也是律师的职责所在;一份法律文书既能以法服人,更能以情动人,让我们看到严谨和温度可以并存,这是法律沟通艺术魅力的展现。并呼吁全体声驰人以评选为起点,在党总支引领下筑牢风控防线,用专业能力与职业温度持续践行“中国法治建设的参与者与贡献者”使命,让每个案件成为法治长河的坚实印记。

       案例评选是声驰律所深化专业品牌的重要里程碑,此刻落幕并非终点,而是专业征程再启的序章,再次恭喜获奖律师们,期待来年更多律师为我们带来精彩分享!